记者昨天从于山风景名胜公园管理处获悉,戚公祠景区修缮基本结束,进入展陈恢复阶段,力争国庆节前完成全部布展,正式对公众开放。
从4月开始,戚公祠景区整体封闭施工。昨天,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除了白云寺还有部分脚手架没有拆除外,其他建筑均已修缮完毕。记者看到戚公祠厅前的柱子都重新刷了油漆,厅内展陈已经就位,两名技术人员正在戚公祠厅内采集全景图像,准备对古建进行数字化处理,打造云上数字展厅,公众将可在网上虚拟参观。
戚公祠位于福州于山白塔寺东,在补山精舍之侧,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
文章来源:官方平台,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这无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而非遗文化展厅的出现,尽显文化记忆、魅力无穷。近年来,玉林村村以古蚝油为主题,烹饪蚝油,举办文化节,生动有趣地促进了村民的参与,创造了当地的品牌特色。如今,三灶蚝油已被成功批准为金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博物馆的功能以教育推广为重要目标,努力于社区民众的公共关系。合肥市博物馆项目已正式获得立项,该项目选址位于瑶海区龙岗路和滨河路交口东北角地块。这个地块位于合肥市东部新中心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62亩、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
历史陈列馆作为进行党史教育、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之地,很多有着丰厚党建历史的地方都有历史陈列馆,这些陈列馆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让我们牢记历史,更让我们接受好的正面的党建教育。
受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影响,今年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宣布取消,不过,参展画廊的艺术作品在网上展厅做了精彩呈现,让我们得以足不出户感受“云观展”之乐。线上展厅于2020年3月18日至3月20日期间进行了贵宾预展,并于2020年3月20日至3月25日对公众免费开放。
近日,国家大剧院启动全球首次“8K+5G”直播,又一项“新技术”入驻文博领域,助力文化传播。如今,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智能体感互动、3D模型、720度观览等新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海珠区博物馆为砖木结构,分为前后两进,东西两厢,呈正方形,座北向南,青砖围墙,建筑多用木雕、砖雕、壁画装饰,极具岭南建筑特色和艺术价值。该馆与邓氏宗祠同为一址。邓氏宗祠建于1895年,占地4700平方米,为邓世昌之母为纪念爱子,用清政府的抚恤金将祖居扩建而成。故又称之为邓世昌纪念馆。
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25个典型案例之一——龙岗区宝龙街道大田世居(大田匠作文化村)已于近日开门迎客。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展厅是展现历史文化、文物等一种展示形式,历史文化展厅的作用作用之一可以科普,让参观者通过展厅有一定的学习意义,近日,鄂托克旗蒙医综合医院骨科专家特格喜吉嘎拉在鄂托克旗民族综合职业中学成立了蒙医药历史文化展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优秀蒙医药历史文化。
说到昆明,人们第一反应是四季如春,而四季如春进而联想到鲜花,对于昆明来说,鲜花不仅仅是主要特色产品之一,也是其产业之一,而鲜花与展厅的相结合,也能打造不一样的销售渠道,近日,晋宁区人民政府联合同德昆明广场设置“我爱昆明·花香晋宁”晋宁花卉绿色通道,助力晋宁花卉企业找到多样化销售及展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