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已成为游客游览深圳的打卡地。
精彩传播改革开放的故事与精神
记者日前回访“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发现,展览依然人气十足,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多批参观团体穿梭在这道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串起的时光隧道里,梳理40年来的广东历史,感受南粤最快最新的发展成就。
“截至目前,参展观众数量已接近120万人次,其中包括163个境外政府团体,取得了热烈积极的社会反响。”深圳博物馆馆长叶杨告诉记者,“这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办好‘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希望通过这一展览,向全世界展示改革开放的精彩成就。”
文章来源:官方平台《改革开放展览馆成深圳热门参观地》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图片来源网络。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州市越秀公园打造的全国首个城市公园展览馆——广州城市公园展览馆正式开馆。越秀公园还同时推出了两场主题展——“广州城市公园展览”以及“粤见名园,四地联展”历史名园相约越秀山展览,免费对外开放。市民可请登录“广州市越秀公园”微信公众号点击“门票预约”,按系统提示预约电子票。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展厅是展现历史文化、文物等一种展示形式,历史文化展厅的作用作用之一可以科普,让参观者通过展厅有一定的学习意义,近日,鄂托克旗蒙医综合医院骨科专家特格喜吉嘎拉在鄂托克旗民族综合职业中学成立了蒙医药历史文化展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优秀蒙医药历史文化。
随着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运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馆与科大讯飞、阿科瑟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上“智慧场馆”建设的快车道。澎湃新闻获悉,上海博物馆此前根据自身特点提出AI展厅导览和AI文物科研两方面场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方案被确认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个试点应用场景之一。
2025年第23届上海眼镜展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以下是关于该展会设计搭建信息。
第七个国家扶贫日来临之际,一场以“鄱阳湖畔战‘贫歌’”为主题的脱贫攻坚成就展览亮相都昌县。都昌县脱贫攻坚成就展馆自10月17日开馆以来,许多市民群众前往参观学习,大家纷纷为都昌县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点赞。
上海信可威展览设计公司专业从事展厅设计装修、展会展位设计、展台搭建的展览服务,同时提供展示设计,承接大小型展会布展,作为展览公司致力为客户提供前期策划、设计创意、现场搭建和维护、全国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一站式会展设计搭建服务。
近日疫情在国内初步得到了控制,各省市也下发了针对聚集性活动的指导文件,指导意见中“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所以各大博物馆也开始了线上+线下展厅相结合的方式开放给游客们,疫情的出现加快了博物馆数字化进成,尤其那些还没数字化的博物馆等展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未来肯定是两种方式相结合来提高游客不同体验,目前,数字化技术已经在博物馆及展览馆等诸多场所实现,而且效果很好,对于线上这种方式,来看看最近实施比较好的博物馆,近日,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滨海新区博物馆顺利完成数字化,虚拟展厅近日正式上线。体验者用手机即可访问滨海新区博物馆的虚拟展厅进行参观。
“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展开幕式12月8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举办,同时拉开了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系列活动的序幕。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以历代班禅及宫廷佛教艺术为主题的专题展览。
12月3日,记者从济南市博物馆了解到,因展厅内部休整,济南市博物馆将于12月10日(周二)至12月16日(周一)闭馆,12月17日(周二)恢复正常开放,前来观展的市民游客可避开此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