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有历史记忆点的物品、事件、人物,我们都不应该遗忘,2020年是我们向小康社会迈进重要时刻,时代在进步,历史一定不要遗忘,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进程中形成的乡愁文化,应当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源泉所在、灵魂所在。近年来,很多有特色、有历史遗迹的乡村在政府的投资和领导下,通过建设民俗家风展厅、村史馆、修乡镇志和村史等方式,传承优秀的村风、家风,让乡愁文化得以延续。不管是村史馆还是民俗家风展厅,一件件物品承载着一段段历史,一幅幅图片记录着一个个进程,一处处实景浓缩着一缕缕记忆,成为村民们传承历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承载乡恋乡愁、提升村民素养的新高地。
1、浙江环溪村乡愁文化展厅
在浙江环溪村,该村以《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第十四代后裔族居地为文化底蕴,深入挖掘莲文化内涵,并融合家规家训家风,搭建释放激情、传承乡土文化的大平台,如今已成为村民自豪的美好家园、吸引游客驻足停留的金字招牌。这种保护传承乡愁文化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只有重视、挖掘和利用好乡愁文化,才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环溪村特色建设
2、东陬村民俗家风展厅
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东陬村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由村里修缮建设的村情民俗家风展厅正式开放,走进展览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方形大桌台,煤油灯、织布机、出行用的大木车、耕地的木犁等,勾起人们特别是老一辈村民的许多回忆。村情民俗家风展厅以文化遗存、图文资料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村情村史、风俗民情、村规民约等本土文化。
东陬村民俗家风展厅
不管是乡愁文化展厅还是民俗家风展厅,都是把村情民俗展示室把村史村情带进乡间,让产业发展走进民间,传承中有特色的乡愁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送入群众心间,增强了村民乡土情谊,提升了村民荣誉感和自豪感,成为基层群众忆古思今、自我教育、凝心励志的“精神家园”。
广州地铁博物馆作为华南地区首个地铁博物馆。博物馆展项共分为十个站点,既展示了广州地铁在建设、运营、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将地铁科普、地质知识、应急常识带给每一位进馆的观众。馆内有环形三维动画、1:1比例盾构机、溶洞仿真场景、3D彩绘列车、模拟驾驶等体验。
对于疫情阶段不能外出了人来说,网上浏览各种景区景色是不错的选择,随着国内vr技术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很多景区依托网络平台,专业vr全景公司拍摄,让各种景区景色都能网上浏览,比如洛阳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亚运会亚残会博物馆馆内展示面积2500多平方米,亚残运圣火广场面积1500多平方米,展出珍贵藏品、图片、影像资料2000多件(套)
今年这个春节,原本接客量巨大的全国各地博物馆相继关闭线下展馆,取消多项原定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文化活动。在无法出门的日子里,除了捧着手机刷微博、煲剧、打游戏、发呆之外,还能干什么? 杭州多家博物馆(浙博、浙美、国丝馆、自然博物院)因地制宜开展了线上展览、展示,足不出户,不仅重磅大展看个够,有的还打包了一年的精彩讲座,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
东濠涌博物馆两层建筑共设五个展厅。一号展厅“东濠溯源”展示了纵横交错的河涌是如何滋养广州城,进而影响广州两千多年来的发展;二号展厅“东濠商贸”展开了东濠一河两岸商贸民俗的画卷,让人们细细回味曾经的繁华与浪漫;三号展厅“东濠蕴梦”再现了疍家姑娘哼着咸水歌沿涌荡舟卖水果的美丽瞬间;四号展厅“东濠哭泣”展示了被污染后的河涌污泥黑臭、垃圾满涌的情景;五号展馆“东濠新篇”展示了东濠涌治水的成果,美丽重现令人精神一振。
2022年亚洲金属建筑设计与产业博览会由中国建筑业协会钢木建筑分会、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上海展业展览有限公司举办,举办周期为:一年一届,本届展会将在2022年08月31日举办,展会地点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会预计展览面积达到25000平米,参展观众数量达到30000人,参展商数量及参展品牌达到400家。
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坚定疫情防控必胜信心和决心至关重要。为便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工作合力,威海市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推出威海市国防教育基地360度全景式网上展馆,让更多人从先辈先烈身上汲取信心和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各就各位,发愤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5G的出现,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数字与多媒体的结合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场合,特别是汽车行业,已经开始广泛利用,最近首个数字奥迪展厅奥迪城在伦敦市中心开业,来详细看看。
数字展馆的出现,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浏览,脱贫攻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而脱贫攻坚数字展览馆的出现,可以展现贫困地区的显著脱贫效果,也可以促进各地区的交流学习,实现共同攻坚。近日,株洲市委网信办、市扶贫办联合推出脱贫攻坚数字展览馆,全面记录株洲市脱贫攻坚历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