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着北京独有壮美秩序的中轴线变成一首“歌”,随着线上高低错落屋顶,时而高昂清脆,时而浑厚低沉;一步之内,看尽百年中轴变迁,在紫禁城的“建筑”里寻找画师留下的秘密……今天,“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中轴数百年风云浓缩在1000平方米展厅内。
与以往展览讲故事的模式相比,新展更像是一位“城市引导员”,通过22件文物、25个巧妙的问题关卡,还有新媒体、模型等方式,邀请观众一同探秘北京中轴线。首博新闻发言人杨丹丹说:“这是专门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展览。我们希望,更多孩子读城,从首博出发。”
互动体验也成为展厅里的特色之一。举几个例子,一件中轴线立体模型会“唱歌”。观众顺着“中轴线”滑动一个手柄,悠扬的乐曲会随着建筑屋顶高低不断变换;康熙年间和民国时期绘制的两幅中轴图并排展示,观众要通过地标认“路”,还可以通过画师藏在屋檐等处的文字辨识宫殿名称;还有可以上手拼的“五色土”,近在眼前的故宫“大怪兽”等。
本文来源《到首博穿越数百年“读”中轴 空展厅待观众献“宝”》,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即删。
近日疫情在国内初步得到了控制,各省市也下发了针对聚集性活动的指导文件,指导意见中“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所以各大博物馆也开始了线上+线下展厅相结合的方式开放给游客们,疫情的出现加快了博物馆数字化进成,尤其那些还没数字化的博物馆等展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未来肯定是两种方式相结合来提高游客不同体验,目前,数字化技术已经在博物馆及展览馆等诸多场所实现,而且效果很好,对于线上这种方式,来看看最近实施比较好的博物馆,近日,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滨海新区博物馆顺利完成数字化,虚拟展厅近日正式上线。体验者用手机即可访问滨海新区博物馆的虚拟展厅进行参观。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又称广州近代史博物馆)是中国地方专门性博物馆。1957年筹建,1959年建成开馆。该馆馆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一座中间大厅、绕以回廊、两层圆顶的建筑。它原是清末广东咨议局。辛亥革命后,广东人民在这里召开大会,宣布反清独立。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在这里举行宣誓就职典礼。1925年9月底,成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在地。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等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毛泽东主编《政治周报》时在这里办公,谭延闿、李富春主办的中国国民党政治讲习班和何香凝主办的中国国民党妇女运动讲习所在这里上课。它是大革命时期一个重要的革命旧址。
受国内疫情反复影响,为配合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切实保障各位展商和观众及所有参与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为保证参展效果,原定于8月举行的第16届上海渔博会决定延期。过去的一段时间,经过与各方积极协调之后,我们最终决定:2021上海渔博会”将于12月15日-17日举办,展出地点为国家会展中心;展商布展时间为12月13-14日;已完成审核的预登记观众可继续沿用原预登记码入场参观。
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重庆自然博物馆将自3月18日起恢复对外开放。
由于天津博物馆展厅进行5G设备安装施工,五楼“智启津沽—严修与天津近代文化教育”“砚拓—天津博物馆藏古砚与拓片展”“殷契重光—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特展”“镜影—天津博物馆藏古代铜镜展”展厅将于11月7日(周四)交替临时关闭,施工完成后正常开放。
随着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运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馆与科大讯飞、阿科瑟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上“智慧场馆”建设的快车道。澎湃新闻获悉,上海博物馆此前根据自身特点提出AI展厅导览和AI文物科研两方面场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方案被确认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个试点应用场景之一。
中华电信与国立故宫博物院29日签订MOU合作备忘录,中华电将在故宫建构5G实验场域,利用5G扩增实境(AR)导览,并于11月将故宫正馆210展间作为5G实验场域,发展全新5G智慧博物馆,创国内首例。
数字展馆的出现,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浏览,脱贫攻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而脱贫攻坚数字展览馆的出现,可以展现贫困地区的显著脱贫效果,也可以促进各地区的交流学习,实现共同攻坚。近日,株洲市委网信办、市扶贫办联合推出脱贫攻坚数字展览馆,全面记录株洲市脱贫攻坚历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
VR技术的出现,让很多企业把展厅搬到线上,让更多无法出门或者想通过网络了解知名企业的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就可以观看企业展厅,近日,腾讯作为“云上”文博会参展企业之一,腾讯通过VR和3D建模技术,首次将腾讯滨海大厦展厅及公共开放区域都搬到云端。据了解,这也是自2017年滨海大厦揭幕以来,展厅首次以线上的方式接待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