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纺织展举办时间:
2024年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Intertextile),展会时间:2024年03月06日~03月08日,展会地点:中国-上海-崧泽大道333号-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主办方: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Messe Frankfurt,举办周期:一年两届,展会面积:276000平米,参展观众:77883人,参展商数量及参展品牌达到4538家。
纺织展的介绍:
中国世界纺织布料、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interTEXTILE兴办于1995年,博览会概念的由来及商场定位根据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服装业发展对新型、高档布料的大量需要及对服装面辅料职业水平进一步进步与升级的要求;二是中国家用纺织品尤其是装修用纺织品商场的蓬勃兴起及其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作为全球规划最大的专业布料展会,布料展蓬勃发展的20年也见证了中国纺织服装职业的高速发展。 从参观博览会的专业观众方面看,"中国世界纺织布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已成为中国服装企业的规划与采购部门采样订购的首选博览会,各类布料商品的经销商、批发商及代理商等也把本博览会作为每年定货及了解世界盛行趋势的第一场所。 (介绍来自纺织展的官方网站,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纺织展一年是两届,从春夏到秋冬,intertextile面辅料展始终关注行业新热点,寻找最新产业方向,驱动行业的多元发展。本届展会特色展区看点十足,流行趋势展示区、可持续创新专区、新技术创新空间、数字时尚创新空间和 海外馆可持续发展专区聚焦最前沿产品、技术、趋势和主题,集中展示纺织行业前沿硬核技术、数字应用、跨界融合、创新成果以及趋势概念,描绘勾勒纺织行业的未来色彩与肌理。
上海信可威展览设计公司专业从事展会展台设计、展会策划、展台搭建的展览服务,同时提供展示设计,承接大小型展会布展,作为展览搭建公司致力为客户提供前期策划、设计创意、现场搭建和维护、全国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一站式会展设计搭建服务。
上海搭建商的优势:
上海展会搭建公司在上海市场具备明显的优势和条件,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首选。作为经济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上海拥有众多的展览会场和会展中心,为展会搭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充足的市场需求。每年,上海市举办各类展会的数量众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设计师和参展商。上海展会搭建工厂正是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产品和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
同时展会搭建在配套服务方面非常完善。上海拥有完备的物流体系和丰富的资源,对于展会搭建公司来说,这意味着更加便捷的物资采购和资源整合。此外,上海还有专业的展会服务公司,能够提供从展前规划、设计到搭建、拆展等一站式服务,让客户省心省力。

陈李济中药博物馆是广州地区首家中药行业博物馆,位于海珠区广州大道南1688号,由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广州陈李济药厂”投入1000多万打造,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该馆除了主馆展示古时制药过程外,还有副馆和厂区药物种植参观地。此外,馆内还有多件被鉴定为国家文物的实物。

9月8日起,中国科技馆主展厅、儿童科学乐园、特效影院及短期展厅全部实现对外开放,科学商店及观众餐厅恢复运营。全面恢复开放后,科技馆将恢复部分展厅表演及现场教育活动。

目前,举办地上海多地仍处于中风险地区,为切实保障每一位参展、观战以及受邀嘉宾的健康和安全,经中国工博会组委会办公室谨慎考虑后研究决定:第二十三届中国工博会原定于2021年9月14日-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延期至2021年12月1日-5日举办,举办地点不变。

8月25日,济宁市任城区汉文化博物馆及汉园文创中心启用,标志着任城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数字展馆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展馆形式,对于很多博物馆来说,建设智慧数字展馆,给更多人以全新的浏览方式,比如法国卢浮宫数字博物馆、纽约大都会数字博物馆等,都有线上数字展厅。近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11月4日正式推出VR网上展馆,馆歌《侨爱中华》同日发布。

华为,毫无疑问是近几年来国内最具盛名和最成功的公司,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而这样子的国际行业巨头华为有个著名的“销售三板斧”打法,一看展馆、二看实验、三看现场会,通常情况下世界各地再牛的客户经过华为这“三看”后基本就爽快签约了!

为确保您的展台在本次展会上脱颖而出,推荐您选择信可威展会设计布置一站式服务。可威作为专业的展会服务提供商,具备以下优势:

受近期上海及全国各地疫情变化影响,为服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切实保障各位参展商、观众以及广大与会业界同仁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中国环博会主办单位经研判,决定将原定于4月20-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23届中国环博会延期举办,展会最新举办时间将另行通知。

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重点部署了两方面内容:稳就业和促消费。关于促消费中的一点密切关注,运用大数据等技术,促进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发展,鼓励传统商场、老旧厂区等改造为多功能新型消费载体,各地可结合实际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